二零一九年6月號.總686期.第58卷    Bookmark and 
Share   
 
信仰探索
有關上帝本質二問

 

一、上帝為何也有恨?

  抬頭看藍天白雲,低頭賞門前花草,沐浴著暖暖的陽光,呼吸著清新的空氣,人們走進了教會。 

  那天,是我帶領福音學習組。我從屋外熟悉又愜意的自然環境,切入到上帝創造的奇妙,接著問慕道的朋友:「太陽不發光行嗎?」他們不屑回答,因為光是太陽的本性。於是我話鋒一轉又問:「對悖逆祂的人類,上帝不愛行嗎?」人們沉默。我自答:「不行,因為『上帝就是愛』(約翰一書四16)。愛是上帝的一個本性,就如『祂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。』(馬太福音五45)除了物質生活上給我們必須而人自己無法創造出來的各樣供應外,上帝還不忍心人類因罪而死,所以千方百計、不惜犧牲來施行拯救。」 

  有人舉手:「上帝既是愛,為何也有恨有怒,甚至在舊約書卷中,一怒就會置人死地?」另一些人也投來疑惑的目光。在他們看來,上帝不能與人一般見識,不能有恨。於是小組開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。藉著聖靈的引導和聖經的話語,討論的結果,大家發現:不僅人的愛不能與上帝的愛類比,而且上帝的恨與人的恨也有本質上的不同。 

上帝的恨不是出於罪,而是指向罪
  從人類第一宗命案看,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該隱因為自己獻的祭沒被上帝悅納,因嫉妒生恨就殺了獻祭蒙上帝悅納的弟弟亞伯。很多時候,人的恨都源於自己或他人的罪,而上帝與人不同。祂是聖者,祂和與祂相關的事都配以「聖」冠之,如聖父、聖子、聖靈、聖經、聖殿、聖餐等。那祂何以也有恨?原來祂的恨恰恰是針對人的罪。祂與世俗對立,能愛人間最大的罪人,卻恨惡世上最小的罪。 

  舊約時代上帝頒給人類以十誡為核心的律法,在新約時代被祂的愛子主耶穌概括成愛的總綱:愛上帝與愛人。上帝愛的本質是「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」(哥林多前書十三6)。比如說祂忌恨偶像,不輕易發怒,但不是不怒。舊約中,祂藉著先知一次次曉諭和指摘,但人仍不悔改,祂甚至發烈怒,對拜偶像的異族異邦,和悖逆的以色列民施行處死和管教,「因為祢不是喜悅惡事的上帝,惡人不能與祢同居。狂傲人不能站在祢眼前;凡作孽的,都是祢所恨惡的。說謊言的,祢必滅絕;好流人血弄詭詐的,都為耶和華所憎惡。」(詩篇五4-6)一切在上帝眼裡不善之事都是罪,都是祂恨之因由。 

上帝的恨不是尋求解氣,而是尋求解救
  人生恨時總想解氣,不是出手就是咒詛,特別是受冤、受辱、受害時就會以牙還牙,以暴制暴,甚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,上代沒報下代報。人的解恨方法,上帝並不認可。祂要求信徒學會愛仇敵,要饒恕人的過犯,「不要自己伸冤,寧可讓步,聽憑主怒。」(羅馬書十二19)上帝是聖者,祂的善惡標準才是絕對的公正。 

  公義的上帝對我們的罪不能容忍,不能讓必死的罪人不死,也不會在最後的審判中徇私枉法;但是慈愛的祂又不忍心人死在罪中,進入地獄。如何解決這個難題?於是「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」(哥林多前書一21)。祂差派獨生愛子主耶穌降世為人,用十字架上巨大的犧牲和第三天的死裡復活,解決了人類無法自己解決的罪與死兩大困局,也同時滿足了上帝慈愛和公義的本性,為上帝息怒鋪平了道路。如果我們仍然拒絕,那就是罪上加錯了。等到末日審判時,我們又如何再為自己辯護呢? 

  一場關於上帝的恨的討論,並不是所有慕道朋友都能完全明白的。我打了一個比喻:我們作父母的都愛孩子,但孩子在不聽提醒和勸告,一錯再錯時,我們是不是很生氣,甚至重罰他們?上帝是創造我們、供養我們、拯救我們的天上的父,祂的愛恨交加豈不也是合情合理? 

二、解釋不了的「三位一體」
  世上的神萬萬千,甚至世界上最小的部落都有自己的神。歷史悠久的中國成了多神的神州。到底孰真孰假? 

  當我第一次走進教會,在學習聖經的小組裡,我向基督徒提問,為甚麼只有你們信的上帝才是唯一真神。他們答道:因為祂是三位一體的真神,惟有祂創造了世界,惟有祂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並從死裡復活。我不斷地追問:甚麼是三位一體(Trinity)?聖父聖子聖靈是三個不同的位格,又怎麼會是一位上帝?有人告訴我,這就好比水有三態:從水管流出的液體、在冰箱結成的冰塊和爐子上水燒開後出來的蒸氣。 

  哪怕他們費盡口舌,這個比喻除了讓我明白一個東西的三個形態之外,仍然不能完全說服我。雖然最後我信了主耶穌,但並不是聖經上的問題我都懂了,很多問題仍然無解,只是憑信心而信。 

  後來我上神學課時,教授明確說世上任何一樣東西,用三塊和三態的說法來比喻三位一體的上帝都是不貼切的,甚至是錯誤的。正統信仰的三一論,不是組合論,不是形態論,不是動態論,更不是多神論。 

  如今我在教會裡帶查經和講道多年,當人們問我三位一體的問題時,我的解釋主要是三點: 

1. 同在,一而三,不混淆
  一位上帝有三個位格,位格是與靈性相關的內在角色:聖子為聖父所生,聖靈從聖父和聖子所出。三位一體包含三個否定:聖父不是聖子和聖靈,聖子不是聖父和聖靈,聖靈不是聖父和聖子。上帝並非形態論神學認為的那樣,三者是同一個位格,只是在不同時期以不同形態顯現而已,一個時期是聖父,一個時期又變成聖子,一個時期又變成聖靈。上帝雖有三個不同位格卻總是同時並存,不像水的三態只能分別顯現。 

2. 同質,三而一,不差別
  三個位格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本體本質?不是,是一樣的本體屬性,全知全能全善全在,同質同能,同享尊榮,同受敬拜。上帝不是三個本質,不是三個上帝,不是三個位格的簡單組合,而是「獨一的主」(申命記六4)。三位一體包含三個肯定:聖父是上帝,聖子是上帝,聖靈是上帝。即便聖子降世成為人的樣式,祂仍然是上帝。不像有人用雞蛋的蛋黃、蛋白、蛋殼三部分比喻上帝的三位一體,蛋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單獨是蛋。如果把蛋清拿來作煎餅,蛋黃還是一個蛋嗎? 

3. 同工,一和三,不矛盾
  上帝是創造者,不是單指聖父;上帝是救贖者,不是單指聖子;上帝是啟示者,不是單指聖靈。三個位格的區別不是創造者、救贖者和啟示者的區別,都參與了創造之工、救贖之工和啟示之工。萬物本於父,歸於父,藉著子,通過靈。聖父是萬有的意念者、計劃者,聖子是創造萬物和拯救人類的行動者,萬物都是通過聖靈的途徑,歸到父面前。福音就是藉著聖子的中保,通過聖靈的內住,使人到聖父面前。 

  這些道理確實無法通過我們的理性,也無法找到最恰當的比喻。當慕道朋友打破砂鍋問到底時,我只能用當年聖經小組組長回答我的話回答他們:那是上帝的奧祕,「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上帝的;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。」(申命記二十九29)天地間,惟有人類的語言很豐富,特別是大文豪們更常是筆下生花,但人的語言再能耐,也無法準確地描繪上帝的事。雖然上帝藉著祂所揀選的先知、使徒將祂要人明白的道理默示成一本聖經,但其中很多默示的道理都是在人類語境中類比上帝。上帝是個靈,是個無始無終無限者,而人是時空之內的有限者,上帝具有與人不同的屬性。以人有限的理性去度量超自然和無限的屬靈上帝,是怎樣也比不了的。聖經中「那聖者說:你們將誰比我,叫他與我相等呢?」(以賽亞書四十25)是啊,「你們究竟將誰比上帝,用甚麼形象與上帝比較呢?」(以賽亞書四十18)聖經曉諭人的真理,有些內容有其然也有所以然,有些內容只有其然沒有所以然。我們如果深挖上帝沒曉諭我們的奧祕,甚至用人類場景不當地類比靈界的話,常會誤導人把上帝看成與受造物相似,不但不能榮耀上帝,甚至反而使祂蒙羞。 

(歡迎瀏覽作者網頁 www.zhiqunqian.com)
本文轉載自美國《中信》月刊第685及68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