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夜中仍要喜樂,因為我們知道,即便看不見盼望,福音永遠不變;即便世事莫名,仍可向上主歡呼歌唱。〈我們渴望的耶穌〉及〈信徒歡唱〉兩首詩歌均以「歡慶」為調,帶領我們宣告基督救恩的大好信息。
真正掌權者
〈我們渴望的耶穌〉是將臨期的詩歌,配合平安夜的經課,帶領人渴望耶穌的來臨。
第一節歌詞宣告惟獨耶穌基督是以色列的安慰力量,是全人類的大盼望。各國各族各民各邦均熱切期待祂的到來,就如但以理書七章 13 至 14 節的描述,惟有祂帶來平安和盼望。
第二節歌詞描繪了彌賽亞的來臨(參賽六十一1-2)。我們期望基督耶穌的出生,歡迎祂來到世上,帶來救恩,在世人的心中作王,也讓我們瞥見天國王權(參哈二7)。
天國的榮耀著實為我們帶來永生盼望,雖在此時此際我們仍未見到耶穌基督再臨,上主卻賜我們聖靈保惠師,應許與我們同在,在今生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,照管我們,幫助我們。
此歌的樂調 HYFRYDOL 一字原意指愉快和悅耳。或許,面對今天破碎的社會,我們可以藉著詩歌,表達渴望與基督同在,渴望天天與祂同在,再次宣告基督帶來的是豐盛飽足。我們也渴望有一天,能與祂一同在新天新地,在羔羊榮耀的寶座前歡呼歌唱。
救主已降臨
〈信徒歡唱〉這詩歌的樂調 IN DULCI JUBILO 原字解作悅耳的呼喊,或歡呼慶賀。詩歌傳述著路加福音二章的聖誕故事,呼召所有信徒「以靈、以心、以聲」唱述這好信息。「降生」是這首歌的重點:基督是救主,祂如今降生、為愛世人而生、為救世而生。這歌原調是十四世紀德國民謠舞曲,結合福音故事,幫助信徒輕鬆歌唱、認識聖經。
此歌原詞是德文和拉丁文,可讓教內外的人都一起歌唱。傳統上較接受歌詞由道明會修士蘇所(Heinrich Suso)所作,後由尼勒(John Mason Neale)英譯。據說蘇所得見異象,看到一群天使領他載歌載舞,經歷不可思議的奧祕。蘇所把他聽到天使歌唱稱頌嬰孩耶穌的歌詞寫下來,成為此曲。
在聖誕日,我們同唱此曲,會否也能經驗這華美奧祕,彷彿與天使一起歌唱?藉着詩歌,我們仍可在黑夜中,彼此以靈以心敬拜,與宗主信徒互勉,因為救主基督已經降生,祂的救恩已然臨到,是我們在黑夜中的盼望與喜樂。
(作者是崇拜學博士、文字工作者)
〈我們渴望的耶穌〉
詩集:世紀頌讚,118
- 請來,久渴望的耶穌,降臨為拯救萬民;
除掉我眾罪惡驚惶,讓我主內得安息。
以色列的安慰力量,全人類的大盼望,
萬邦萬國虔誠期待,饑渴心靈得歡暢。
- 降生世界拯救萬邦,嬰孩耶穌是君王,
掌管王權直到永遠,今帶來榮耀天國。
祈求主賜永恆聖靈,居我心房管理我,
賴我救主贖罪大功,引我到榮耀寶座。
版權屬 浸信會出版社(國際)有限公司 所有
〈信徒歡唱〉
詩集:世紀頌讚,143
- 宗主信徒歡唱,以靈、以心、以聲,
請聆聽我們信息:救主基督今降生。
人畜皆同來敬拜,歡迎馬槽中小聖嬰。
基督今降生,基督今降生。
- 宗主信徒歡唱,以靈、以心、以聲,
真神廣賜無窮愛;基督正為此降生。
祂將天上恩門開,世人蒙福神愛豐寵。
主為此而生,主為此而生。
- 宗主信徒歡唱,以靈、以心、以聲,
不復怕陰間權勢;主甘為救世而生。
聽祂慈聲召萬民,來享永福同進天城。
為救世而生,為救世而生。
版權屬 浸信會出版社(國際)有限公司 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