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

中信月刊

年份 
分類 
2020年10月號.第59卷.第10期.總第702期
人間煦日
受賭博綑綁者的轉化
歐偉民



  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,很多市民均減少外出聚集活動。有報導指,受疫情影響而長期留在家中,也衍生了不少問題,其中就有網上賭博成癮的情況,原因是在面對生活及疫情壓力下寄情網上賭博,而陷入病態賭博的危機中。

難以看見的心癮
  根據政府衞生署網站顯示,本港不少人會以賭博作為消閒娛樂,當中約有九成男士曾參與各類型賭博活動,例如賽馬、麻將、撲克牌、或各式博彩遊戲等,因此也可以說, 賭博成了我們文化的一部分。不過,如賭博行為出現失控,當事人已無法自拔,甚至產生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和壓力時,便已成為病態賭徒了。

  「吸毒的人容易被察覺,但有賭癮的人就沒那麼容易被發現!」在關懷貧窮及賭博問題機構工作的歐偉民博士說道。

  歐博士任職的機構在 2018 年世界盃舉行期間做了一個有關賭博的問卷調查。在數百位受訪者中,承認自己有賭癮的人有一半是學生。「世界盃會引起青少年賭波的興趣。倘若家長工作忙碌,老師又只著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多於他們的生命需要時,青少年沉迷賭博的問題便較難被發現。一旦發現,可能已到『危機』級別,他們已欠下很多債。曾經有位大學生,在新年期間竟輸掉了一百萬!」歐博士進一步說,當日調查報告一出,即有不少傳媒報導,就連書籍出版商也致電給他,期望將「賭博」這課題加到通識科的綱領中。

  歐博士所屬機構的戒賭服務中,共有約四十位同工,分布在五個中心。透過一系列的課程、群體治療、小組聚會和專業輔導,幫助人脫離賭癮的束縛。「到目前為止,我們幫助了超過八千個家庭。在香港,幫助戒毒的資源相對豐富,但戒賭卻不然。」有別於一般的社福機構只處理眼前問題,歐博士的團隊更著重長遠的生命建立,藉以回應人真實的需要。同時,他們也重視向社會作推廣教育,喚醒大眾關注賭博成癮的問題。歐博士見證過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。

讓生命重新出發
  戒賭服務中有個逢星期五舉行的團契小組聚會,恒常參與的約有百多人。有一次,歐博士如常出席該聚會,聚會中負責領詩的男士,是病態賭博的過來人之一,他一上台便問大家:「你知道耶穌是誰嗎?」大家似乎不明白為何有此一問。他便答道:「祂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環保分子。以前別人看我是個臭氣沖天的垃圾,沒有人想要,連我爸媽、老婆和兒女也嫌棄我。但耶穌將我這件『垃圾』拾回並循環再造,讓我有能力去愛,去幫助其他人的生命。」說畢,他便跟著會眾一起哭,因他經歷過耶穌的愛,體會到耶穌在低谷中與他同行的那份真切。

  另外有一位的士司機,從前賭得很兇,債務纍纍,無力償還,老婆因此遠走,剩下兒子跟著他。一天他想到要自殺,在購買保險後再駕車釀成「意外」,將保險金留給兒子。但當他進行這個計劃時,突然想念家中兒子,就打消了念頭。後來經友人介紹,他決定接受機構的戒賭支援。

  機構義工幫他登記資料時,發現他的家庭需要很大,除了要還賭債,還要交租、養活兒子等,便立即幫他申請援助基金。他收到援助金時感到十分驚訝,因為從來沒有人願意相信他。他隨即表示:「我沒有錢還給你們,你真的相信我?」同工對他說:「生命是尊貴的,我相信上帝愛你,你不用還錢給我們,待你有能力時,再把錢給予有需要的人吧!」

  數年過後,這位的士司機致電歐博士。「他打電話給我要求見面時,我還在想他是否又再『翻賭』呢?剛巧當天我有事未能即時應約,原想讓其他同工跟他傾談,但他堅持要找我。直到一天,他再來電邀約,我便與他見面了。見面那刻,他說:『博士,多謝你願意見我,更多謝你把我拾回。我只是爛命一條、爛賭仔一個,但你讓我認識耶穌,讓我擺脫賭癮。可能你不知道,過去這些年我去了修讀神學,今年便畢業了。你記得嗎?你曾跟我說,只要有能力,就應去幫助有需要的人。我正在等候這機會。我知道你的機構現在需要協助,我願意畢業後來這裡服侍,我可以不收工資,或你給多少我便收多少吧!』」

  那一刻,歐博士很被感動。他直言:「每當我重遇那些弟兄姊妹(前賭徒)時,常會看到一幅很美的圖畫:他們全家在敬拜上帝。大家都認為無藥可救的人,上帝的大能卻讓人的生命不斷被改變。」
(曾美儀採訪)

註:歐偉民博士是「工業福音團契」總幹事。歐博士曾在學校擔任校長十多年,現在是教育學博士及大學講師。過去他因感到學校工作未能進一步實踐信仰,毅然於 2015 年放棄高薪厚職,用上兩年時間尋索人生方向。期間,他參與了不同的義工服務,並持續反思生命真義,最後在2017年加入現時任職的機構。機構除了關懷跨代貧窮階層,更提供戒賭服務。
  •  
中國信徒佈道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。 網頁設計及維護:自由策劃有限公司。
免責條款 | 私隱政策